写诗、评诗、译诗、诗人
——论陈义海诗歌实践的四个方向
陈法玉
四只鸟飞向四个方向
天空中留下翅膀的刀痕
旅人啊
你要到什么地方去
——我要到四个方向去
四只鸟飞向四个方向
天空中留下翅膀的刀痕
上述引用的诗句,是盐城师范学院文学院院长陈义海教授《方向》一诗中的最后三节。我们可否这样的理解:《方向》这首诗不仅代表了陈义海的诗歌立场抑或是既定目标,也是陈义海数十年来诗歌实践的真实写照。写诗、评诗、译诗、诗人,是陈义海诗歌实践的四个方向。对陈义海来说,这四个方向都没有终点,他可能是在一个时期朝四个方向齐头并进,也可能是朝其中的一个方向集中发力,在每一个飞翔的过程中,他都为自己留下了刻痕清晰的里程碑。
一、写诗,让那些缤纷烂漫的意象陌生而又深刻起来
陈义海的诗歌创作既贴近现实、贴近生活,但又充满着浪漫主义色彩并深受现代主义的影响,有着明显的“去时代特征”。他的诗率性而又唯美,智性而又感性,初读艰涩难懂但又能很容易找到体验的相通之处。特别是他善于把那些缤纷烂漫的诗歌意象有意无意地进行颠覆、重置、改造、衍生,突然间让其变得陌生、深刻起来,不仅凸显出形式上的创新和独具个性,更是在诗歌的内涵、意蕴上也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在通读了陈义海的《被翻译了的意象》、《狄奥尼索斯在中国》、《迷失英伦》和《一个学者诗人的夜晚》等四部诗集后,笔者对这种认识愈加清晰起来。
(一)在熟悉中制造陌生
《献诗》一诗是陈义海第一部诗集《被翻译了的意象》(2009年)中的开篇之作。蝴蝶、蚯蚓谁没见过?但是诗人把它们一一装进自己的笔管,结果笔就“飞了起来”、“爬了起来”。诗人进一步将自己和地球也装进了笔管,最后导致他的笔便“哭了起来”、“疯了起来”。从实际上看,不是那些物体能够进入“我”的笔管,而是当“我”的书写对象一旦进入到了“我”的情绪之中,“我”就会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乃至成为这个物体的本身。不是我的笔管在哭,而是我自己在哭;不是笔管疯了,而是地球疯了。在这个日益疯狂的地球上生存,“我”怎么能不哭?而地球因为有了诗人在哭,会不会变得更加疯狂?诗人是多愁善感的,他的哭,尤其是他无名的哭,必将预示着有什么事情要发生。诗人,是不是有时也会成为一种超现实的力量?
我将一只蝴蝶装进我的笔管
我的笔便飞了起来
我将一条蚯蚓装进我的笔管
我的笔便爬了起来
我将我自己装进我的笔管
我的笔便哭了起来
我将地球装进我的笔管
我的笔便疯了
还是从《献诗》这首短短的八行诗句说开去。我们在这首诗中,即可以看到诗人的诗歌向度,也可以揣摩出诗人“普世”般的人生向度。从诗歌向度来讲,诗人给人类献诗,既写天上飞的、地上爬的,也写站立、行走着的我们自己,更写承载着这些包括飞鸟虫鱼和我们自己在内的无所不包的地球。“我”用我的笔,以“诗”的状态去展现他们的生存境况、万千情绪,给人以审美上的愉悦和情感上的共鸣。从人生的向度来讲,一个人在年少时一般都是理想主义者,幻想着像蝴蝶一样纵情花丛,无限美好。然而现实是残酷的,很多人在经受一番打拼无果、遭遇失败后不能高飞时,便又重新回到现实,像蚯蚓一样贴着地面爬行,而后自生自灭,了却一生。面对这种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奋斗与结局的落差,怎能不让人悲从中来、长歌当哭?即使这样,那就干脆把自己和地球一起装进笔管,彻底地疯掉算了!
古今中外,写苍老、写暮年的诗有很多很多,但是像陈义海如此写苍老的尚属仅见:“清晨,我看见翠绿的鸟声∕把玩我的苍老∕我沿着我的哭声回去∕让小鸟在泪中的岛上∕为情侣们编织谎言。 天气真好∕是衰老的好日子∕天气真好∕我的每一种痛苦∕都跃跃欲试。”这是陈义海《苍老》一诗的前两节。鸟声是“看见”的么?鸟声的是“绿色”的么?哭声是有迹可循的路径么?小鸟有泪么?即使有泪会变成汪洋大海而且在当中还会有小岛么?这些熟悉的词汇在诗里却变成为陌生的诗歌意象。我们是否可以这样来读诗:因为老了,耳朵聋了,所以听不到鸟叫了,但是我知道它们在叫;因为春天来了,万物复苏,所以小鸟的叫声也是绿色的;我悲伤我的苍老,我怀念逝去的青春,所以我只能在伤感的哭声中回望;小鸟继续它绿色的叫声,让现在依然年轻的人们很少想到人还有老的时候,沉浸在青春不老的谎言中怡然自得。面对春光越是伤怀,各种痛苦就越是一齐袭来。看到如此哀婉凄凉的苍老情态,怎不令人为之动容?诗的最后一节是:“苍老的白帆升起来了∕阳光照耀着它∕然后陨落下去。”苍老之后是死亡,曲终人散的况味跃然纸上。
占领了墙壁中的时间
像花朵一样无情
从楼梯上流淌下来
烛光懂得了该做些什么
不穿衣服的音乐
黄昏永远镂刻在你的表面
夜晚哗然
叶子停留在空中
风。不可能有风
放眼望去
鲜花遍地
布满陷阱
只是目光已将你蛀空
轻轻一触
你就变成了昨天
这首具名为《裸体》的诗作,初读起来让人无论如何也读不出与人体、与性、与欣赏、与色情等等有关的任何意象。在这里,“裸体”只是一个时间的概念,一个“夜晚”的表达,或者是一个人,一个孤独的人在思绪翻飞中又度过了一个寂寥之夜。“风。不可能有风”,暗喻着一个人呆在屋中;“烛光懂得了该做些什么”,指出了夜晚已经来临;“轻轻一触,你就变成了昨天”,道明夜晚结束,新的一天又重新开始。陈义海诗作中的这种陌生感、晦涩感,倒是更能调动起读者阅读的兴趣,激起非要读懂的欲望,哪罢得出一些与诗人写作动机和意蕴内涵大相径庭的认知。
(二)寻常中发现的深刻才是真的深刻
我们很多人在小的时候出于好奇,可能都会在一盆清水中放进一块玻璃,看看玻璃在水中到底会是什么样子。这些寻常的小事情一经陈义海入诗,就被赋予了深刻的哲理意味。“放进去的是水的温柔∕捞起来的是水的锋利 刻骨的仇恨∕总是穿行于太平盛世∕所有的伤口∕都不露痕迹 一只东方的大瓷器∕满盛着逆来顺受 ∕它停放在原野的中央∕谁都看得见 ∕谁都看不见 没什么危险∕比穿着裙子的剑更危险 就连天堂的云朵落入水中∕也不会因为切成碎片∕而有半句反抗”。这首诗既可以理解为是写一个人的隐忍,但更可以理解为对祖国过去遭受西方列强凌辱的悲愤和隐忍。但是,祖国不会一直隐忍下去,她外柔内刚,不露锋芒,复仇、还击的利剑早已磨好,只等待把一切来犯者切成碎片!
将一些看似相互间没有多少联系甚至是毫不相干的日常情景和具体物象放在一起来说明一些道理,是陈义海诗作的一个显著特点。如《现实》。
电停了
花还在开
收音机关了
鱼还在讨论
桥断了
水包扎好自己的伤口
继续赶路
水中没有鱼
但鱼的嘴里有水
血已经不再流
雨还在下
船夫已死
船正赶往下一个目的地
这就是现实!现实中,确实存在着那么多没有相互联系、没有因果关系的事物。植物界的花开花落,不关乎有电无电;人的情绪变化,也不受天气影响;你悲你的,我乐我的,每个人的生活都在按照各自的轨迹运行。因此,我们要正视现实,面对现实,立足现实,坦然地接受现实给予的一切,努力做一个生活的强者。
“不是所有看见日落的人∕都能看到了日出∕不是所有看见日出的人∕都能看到了日落 不是花瓣落下∕是我的叹息在发芽 不是路把我带向远方∕是我的脚印顽强地迷失天涯……不是所有的日出∕都有可能看见他们∕不是所有的日落∕都有可能看见我们。”在《不是或是》一诗中,诗人一方面用近乎白话的诗句告诉我们生命无常、人生短促,一方面用寓意深刻的诗句引导我们面对现实中的万事万物,可以从反方向去思考,不断调整自己的心态,“用心灵去飞,而不是用翅膀(陈义海《迷失英伦》)”。
陈义海的另外一首诗《阴影也是阳光的一种》也非常值得玩味。让我们先将这首诗读一遍:
其实,阴影也是阳光的一种
所谓先知,就是
将长长的身影铺在道路上的人
长长的身影往往是夸张了的阳光
先知用影子向人子宣讲箴言
让他们在看不见阳光的地方目眩
就是说
地狱和天堂使用的是同一种货币
通向山顶的路也是通向山脚的路
其实,上帝是一个便衣
他混杂在上车的人群中
无论诅咒还是赞美
都是写在火焰上的水
我们这些平凡人,都是先知、圣人抑或是上帝光环下的阴影。但是,我们完全没有必要妄自菲薄,我们景仰、信奉、膜拜他们,但我们也要对自己有足够的自信。阴影也是阳光的一种,我们和他们走的是同一条路,上帝穿着便衣就夹杂在我们中间和我们一起上车。虽然如此,我们还必须真心实意、踏踏实实地去景仰、信奉、膜拜他们!没有阳光,我们连阴影也不是。我们做好自己的阴影就是了,对阳光不可有任何的轻慢、妒忌、非议,因为“无论诅咒还是赞美∕都是写在火焰上的水”,顷刻之间便会消失。
(三)把生活的美编织成诗的美
美好的生活,激发着诗人的创作激情、创作灵感,让他把生活变成诗歌,把诗歌变成生活。在陈义海的诗集中,描写生活、赞美生活的诗篇随处可见。这些表现生活的优美诗篇,不仅是作者发自内心的咏唱,也深深地感染了广大读者。
组诗《家》中的四首小诗从傍晚写起,温情、温馨、温暖,令人向往,令人陶醉。“离钢琴四尺远的地方∕是一双拖鞋∕音乐渗了出来∕拖鞋随游动起来∕途径巴黎∕到了维也纳”。是谁的琴声唤醒了小憩的诗人?夫人的?女儿的?音乐响起,怎能不翩翩起舞?伴着乐声,踏着舞步,神游浪漫之都,神游音乐圣地,并在这里暂时停下,再去听一遍《维也纳森林的故事》。“一抹斜阳∕刚把墙上的《晚钟》摸了一遍∕教堂的钟声便响了∕我将脖子天鹅出窗外∕见十九世纪的背影已经消逝在∕钟声的余烬里”。多么美啊!墙上的的晚钟图画与现实中的晚钟情景相融一体,惬意而又浪漫,本身就充满了无限的诗意。探头窗外,“我”似乎看见那个十九世纪的背影在慢慢消逝。米勒把如此精美绝伦的《晚钟》留给了后人,让我们以何为报?读到这里,我们好像又看到了一对在田野劳作的法国夫妇,在听到晚钟后是怎样虔诚地站在那里祷告。“母亲说:‘该吃晚饭啦’∕我朝稀饭里一瞧∕看见一张东方的脸”。有母亲真好,证明自己还是个孩子;有还能做饭的母亲真好,证明她老人家的身体仍然比较健朗。“我”在稀饭了看到一张东方的脸,多中国化啊!是不是只有中国才有稀饭?是不是只有中国晚餐中才有稀饭?生活中的小事,平凡中的温暖,是那样的感人。“一圆月亮从日本上空滚了过来∕在我的窗前愣了一下∕往阿拉伯方向滚去∕像一枚中间没有方孔的铜钱”。月到中天,月往西斜,万物静籁,在这个美好的夜晚,诗人会不会又去点起一支香烟,走到书桌前摊开稿纸?
生活的美在陈义海的笔下就变成了诗的美。请看短诗《粽子》:
几片芦苇的叶子
裹住了一小片稻田
一口大锅
把稻田煮熟了
吃粽子的人
腹中传来了流水的声音
多么生动,多么传神,多么优美,浓郁的书卷气息中弥漫着可感的烟火气息。芦叶裹住了一小片稻田,大锅煮熟了一大片稻田,腹中传来了流水的声音……这是吃粽子么?这是在把乡野风光的美咽下去啊!以这样的心情看粽子、想粽子、吃粽子,人不是飘然若仙了吗?生活如此之美,诗歌如此之美。
也许是太热爱生活的缘故,陈义海总是以悲悯的情怀去伤悼死去的一切。他写鸟之死、鱼之死、船之死、花之死……面对死鸟,他会“扒开它的眼睛∕看见一片天空∕死在里面”;面对死鱼,他会“将它用水埋葬∕用水给它砌一座坟墓”;面对死船,他似乎听到了“木头的哭声”,看到了“哭声染红了海水”;而面对死花,他会想象面对林黛玉(或者是奥菲莉娅)的死一样,唱出哀婉的悲歌:“音乐在悬崖上勒住了缰绳∕雕塑在深夜惨叫一声∕口吐鲜血∕一道芬芳的轨迹∕将夜撕开一道裂缝……夜莺∕用冰冷的沉默∕送出了火的歌声……这至高无上的死∕写在每颗星星的眼中∕每一个抬头仰望的人∕眼中都渗出今夜的露珠……花园的尺寸就是坟墓的尺寸”。春去夏来,绿肥红瘦,一阵风过,落红成泥,现实中有谁这样面对过花的死?花的死,原来也可以这样的凄美、悲壮,原来也可以这样的让人心悸!
(四)献给缪斯女神的花环
在陈义海的诗集中,有大量作品是献给诗神、献给诗歌的。他把心爱的诗歌视为“小爱人”,给她取“阿巧”的名字、“西茉纳”的名字、“丁香”的名字、“菊花”的名字……他把追求诗神、追随诗歌的热情,化成了一首首激情洋溢的诗篇,用诗歌编织成了一个敬献给诗神缪斯的花环。
“在有花朵的日子里∕我认识了你的小手∕你的手无限温暖∕你的手无限忧伤∕透过你的手∕我看见了远处的光芒(《小爱人(之一)》”。“夜很深了∕你的双唇散发出草原的气息∕我一下子就读懂了你的双唇∕但你的秀发∕我只能拼读其中的一部分(《小爱人(之二)》”。“当我想着西茉纳的时候∕她便出现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在那个我看不见的地方∕我看见她的楚楚动人(《西茉纳之歌·想象》)。陈义海写了六首《小爱人》,写了五首《水的女儿》,写了五十一首《西茉纳之歌》,这些写给诗歌的诗歌,成为陈义海迄今全部诗歌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在《西茉纳之歌·颂诗》中,读到了陈义海对诗的虔诚、对诗的追随。
西茉纳,我只希望
在每一条路的尽头
分享你的悲哀
或者,看你的喜悦
像帝王一样
从我面前盛大地走过
我像你的臣民一样
牢记你缤纷的大爱
在我瘦弱的天空里
举满我欢呼的手掌
…… ……
在你走过的路上
铺满我不朽的赞美
年复一年
一百年又一百年
日子就这样过去了
西茉纳,西茉纳,西茉纳
陈义海以赤子之心用诗歌表达了对诗歌的热爱,以情诗的表现去张扬自己对诗歌的追求和赞美,因此这些作品更加感性、唯美,它一方面感染我们对诗歌的热爱,让我们分享了他诗歌创作的心路历程;一方面给我们提供了不可多得的诗歌文本,让我们看到了诗歌呈现的另一种独特的方式,满足了审美的愉悦,带来了阅读的快感。
二、评诗,发现诗歌的本身和诗歌以外
现为江苏省盐城师范学院文学院院长的陈义海出于教学和研究的需要,平时要腾出较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诗歌评论工作。他的诗歌评论立足文本,着眼鉴赏,重学理,重分析,重发现,重探究,在充分运用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观点对诗歌作品进行评论时,特别是善于从诗学的角度去考量,用美学的观点去审视,不仅研究诗歌作品的本身,而且研究诗歌作品的“溢出”效应,从而使其评论作品更趋客观公正、更具学术价值、更加饶有兴味。
(一)从诗学的角度去考量
曾经就读于西南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研究生的陈义海有着深厚的诗学专业功底。因而,他的诗歌评论首先会从诗学的角度去加以考量,把是否符合美的规律、是否具有审美价值作为衡量作品优劣高下的重要尺度或标准。在评论著名诗人王家新的诗作《帕斯捷尔纳克》的时,陈义海首先把该作品定性为“是一首典型的抒情苦难诗”,认为这首诗虽然着力渲染了苦难,但是却能让我们从中感受到一种崇高的力量,一种向上的力量。不管是俄罗斯式的苦难,还是作者在生活中所体验的苦难与黑暗,由于是以抒情的方式再现,它并不给人以绝望的感觉;相反,它却透露出某种高贵的气息,给人的灵魂以净化的作用。这或许是抒情文体比叙事文体更显优势的地方。虽然全诗贯穿着悲剧性、流溢着苦难色彩,但抒情主体因为找到了一个可以对话的伟大的灵魂,作者像一个信徒似的向这个伟大的灵魂虔诚地倾诉,甚至向他忏悔,这使得整首诗因此具备了某种宗教特质,一切的悲剧、苦难、死亡、忧伤便因此获得了一种纯洁性。⑴在评论诗人沙克及其作品诗时,陈义海侧重把沙克作为一种“60后”的“新归来派”诗人的现象加以研究,探讨沙克诗歌的总体特征,认为沙克在“新归来派”诗人中比较具有代表性,是一个“徘徊在学院和民间之间的精灵,”“没有风格”与陌生化“是沙克诗歌创作遵循的基本原则,使得其诗歌文本成为多向度的矛盾复合体,在透明与半透明乃至晦涩之间穿梭。⑵
陈义海运用诗学的观点除了针对一些诗人及其作品进行研究评论之外,还出版了诗学方面的理论专著,如《外国名诗鉴赏辞典》(河北人民出版社,1989年)、《先锋诗派》(花城出版社,1991年)等,在《上海师范大学学报》、《甘肃社会哲学》等报刊发表了较多的理论性文章,阐发自己的学术观点。在《中国新诗的唯美主义潜流------从1919到1949》(《甘肃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一文中,陈义海质疑了“一般认为的中国新诗发展的历史,就是中国诗歌在外国诗歌的影响下摆脱中国传统诗歌的历史”的观点,认为其中国新诗的历史也是中国新诗不断唯美化的历史。在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象征主义的显在运动中,中国新诗始终涌动着一股唯美主义的隐在潜流。唯美主义因素的不断作用,使得中国新诗在“为人生”与“为艺术”之间获得一种较为合理的张力,从而也使得它没有成为纯粹的宣传工具,并在经历了时间的考验后仍然保留其永恒的诗学价值。⑶陈义海还认为诗情没有优劣之分。所谓的题材、主题、主体性这些东西常常会不可避免地烙上时代的烙印,而抒情主体身上当时所涌动的诗情,跟任何时代的诗人的经历与感受是一样的。杰出诗人与一般诗人,其激情和灵感的“质地”是没有多大区别的,都是柏拉图所说的“神灵附体”。
(二)用美学的观点去审视
运用美学的观点从事文艺评论,是构建文艺评论新高度的最新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追求真善美是文艺的永恒价值。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让人动心,让人们的灵魂经受洗礼,让人们发现自然的美、生活的美、心灵的美。文艺评论就是要善于运用美学的观点,去发现、赞扬文艺作品中的这些真善美。
“美学的观点”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辩证法具体运用到文学活动实践中的结果。“美学的观点”成为一切文学艺术研究所必不可少的视角。⑷必须用美学的观点对具体作品进行审美特征的研究分析,才能发现蕴含在作品最深层次的审美质素。
长期以来,陈义海自觉地在诗歌评论中介入美学的观点,遵循美的规律,着眼于诗歌作品的艺术构思与艺术表现,把是否符合美的规律、是否具有审美价值,作为衡量作品优劣高下的重要尺度或标准,强调作品的审美取向和价值取向。如在对王家新《帕斯捷尔纳克》的评论中,陈义海积极肯定王家新在诗歌节奏方面的创新,认为全诗并没有去遵循传统的听觉上的音韵与节奏,它所强调的是情感的节奏,内在的节奏,并通过这样的节奏,来体现作者情绪的起伏、情感的色调。他评论沙克的诗《有样东西飞得最高》,解析那“飞得最高”的东西,可能是诗人心目中最美、最纯、最神圣的东西,可能是诗人所追求的艺术的最高的境界,可能是跟柏拉图的绝对“理式”相仿的神性存在;它难以企及,但值得为之永远“牺牲”。他评论砂丁诗歌的叙事性,认为砂丁诗歌中的叙事可以用“极其真实”和“极其不真实”来概括,作者对生活的态度、在美学上的叛离,通过这种奇异的叙事得以实现。⑸在评论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和《乡愁四韵》时,陈义海认为它们在艺术表现上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意以象言,象以言著;二是联想自然,环环相扣;三是音韵和谐,一唱三叹;四是无理而妙,富于别趣。而《乡愁四韵》同时又具有闻一多先生所提倡的新诗“三美”特征,即建筑美、色彩美、音乐美。⑹
三、译诗,让诗歌还是原来的那种样子
陈义海是一个徘徊在两种语言之间的诗人。“写诗三十年,我深刻地感觉到我是在两种语言之间纠缠、挣扎,在边写边译、在边译边写之间,迷失又找回自己,找回之后又迷失”(陈义海语)。多年来,陈义海一直尊崇“信达雅”的标准,在翻译领域取得了突出成绩。他先后翻译出版了《傲慢与偏见》、《鲁宾逊漂流记》、《苔丝》等世界名著和一些国外的儿童文学作品。作为诗人的他,更会自然而然地翻译起诗歌,把国外的诗歌翻译成中文,把中文的诗歌翻译到国外。1992年,他翻译的葡萄牙诗人安德安拉的诗集《白色上的白》在台湾出版;2005年,在英国出版了第一本个人英文诗集《西茉纳之歌和七首忧伤的歌》;2007年,他翻译的中国当代诗歌集《雾外》又在英国出版;2010年,出版了自己的双语诗集《迷失英伦》。现在,他仍然在不断地推出自己的翻译作品,以至于把翻译变成为自己的一种生活方式,“写不出诗时,我会用翻译来调节自己,让自己在诗歌的活水中“保鲜”。为了让自己不至于在浮躁的生活中轻飘起来,我会翻译一点缇丝黛尔(Sara Teasdale)那类带有古典色彩的诗,让自己始终沉浸在浪漫主义的保鲜液里”(陈义海语)。
英国沃里克大学苏珊·巴斯奈特教授说过:翻译是文学复兴自身的最主要的手段之一,通过翻译我们可以了解国外作品的样式,可以发现并且发展这些样式。在翻译诗歌诗最要紧的是,译者应该有生成一首新的诗歌的能力。译者的任务就是把由一种语言所写的作品传递给另一种语言的读者,并能让他们像原语读者那样对作品如痴如醉,流连忘返。成功的诗歌翻译的标准是,诗歌的译者必须是诗人,他必须知道如何去组织语汇,使之在美学上尽善尽美。⑺作为诗人兼译者的陈义海,很容易地做到这一点。他的译作忠实于原文,较好地完成了语言和文化上的转变,让人们欣赏和感受到了“跨越时空的诗歌所赋予的美感和力度”(墨西哥诗人奥克塔维奥·帕斯语)。
在陈义海于2010年出版的诗集《狄奥尼索斯在中国》里,附录中收入了其翻译的葡萄牙诗人安德安拉的诗集《白色上的白》。这是安氏的这本诗集首次完整地与大陆读者见面。在《白色上的白》中,我们看到了自然与人类的情感、人类的体验是怎样的浑然一体,艺术与现实之间是怎样的畅通无阻。这种超现实主义的“纯诗”摆在我们面前,给我们带来了别样的审美趣味。
奇迹就是这座房子的阳台
风就是从那儿吹起的
我已经开始发现我的身体
把光作为我的知己
时间缓缓地停在高高的石墙上
那是夏天,在失眠中
我将我的马献给了大海:
它们一碰到水就惊恐地叫喊,
或许是在恋爱,我不再有把握。
那时的生活,就是
同我牙齿间的一朵花一起生长
学会在危险中呼吸,每走一步
我的皮肤就随着一阵闪光而爆炸。
——《白色上的白·八》
读了这首诗,我们应该怎样去理解?我是一个孤独的人么?是不是如果没有阳台上刮来的风给我带来或凉爽或寒冷的感觉,我甚至都不知道还有自己的存在?是风叫醒了我,让我知道向外望去,并发现我并不孤独,还有光作为我的知己。虽然如此,但我过的又是一种什么样的生活?那是“牙齿间的一朵花”的生活啊,危险随时都可以发生。人生,有时就会落入到这种境地!我们汉语中形容危险常会用“千钧一发”、“危如累卵”、“险象环生”等等,谁会想到过会用“牙齿间生长的花朵”来形容?超乎寻常的想象,令人心颤的美感,读起来别有意味。
近十年来,陈义海在汉译英方面主要是翻译自己的诗歌,并于2010年出版了双语诗集《迷失英伦》。在不断翻译自己诗歌的过程中,陈义海发现自己诗歌创作的语言风格发生了很大变化,自己所写的汉语诗歌越来越容易翻译,在用汉语写作时,英文的句子会同时出现在脑海里,甚至会中、英文交替使用。更为奇怪的是,陈义海有时首先会想到一个英文的句子,然后才有中文的句子。他称这样的创作方式叫“从两头进入”(enter from either end)。
陈义海在诗歌创作中诗形成了“自我诗语库”和“独特的个人语法”,形成了独具个性的诗歌风格。
陈义海结合自己翻译自己诗歌的实践,对诗人自译问题作出了深入的思考和研究。他在《当诗人是一个译者的时候——诗人自译研究初探》一文中,就自译与自译研究的身份、从诗人译诗到诗人自译、创作与自译的身份界定、诗人自译的权威与操控权、诗人自译在翻译研究领域所面临的处境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认为诗人自译是一个特别且颇具魅力的现象,不管是从翻译研究的视角切入还是从比较文学的层面展开,对于我们充分认识诗人在两种或多种语言之间的抒情状态,都是非常有意义的。⑧
四、诗人,从里到外
陈义海骨子里就是一个诗人,“不管做什么,不管写什么,其间流淌着的应该是一条灵动的、诗性的河”(陈义海语)。厦门大学王诺教授也曾经说过:我的判断是,义海对于这个世界,最大的价值,是他因诗而生、为诗而活。如果他在不得不为维生所付出的精力之外,还把本该献给诗歌的心血浇向别的植物甚至荒野沙砾,那真的真的真的是自我贬值!可见,大家对陈义海应该成为诗人的心情是多么的热切。不负众望,陈义海做到了,而且做的很好。现在,他以其独特的诗歌风格,特别是别具一格的学院派风格,引起了国内外诗坛越来越多的关注。著名诗歌评论家叶橹教授给予陈义海高度的评价,认为陈义海是“一位相当典型的纯诗追求者、多种艺术表现方式的探索者、在自我与他我变身中的梦游者”⑼。
在中学时代,陈义海就是一个诗歌的追求者,觉得拥有了诗歌就拥有了一切,把上课之外的时间全部献给了诗歌。上大学、特别是上研究生之后,他对诗歌更是如痴如狂,在西南大学新诗研究所读书期间,猛写了五个学期的诗歌,即使在第五个学期的最后一个月,也是上半夜写论文,下半夜写诗。研究生毕业后到了高校工作,继续写诗、教诗。诗歌伴随着陈义海的人生,伴随着陈义海的生活。对于陈义海来说,诗歌就是他的一切,诗人就是他的名片。正如他自己所说的那样:没有了诗歌,我书房里的吊兰也会变成灰色的。
说陈义海是一个从里到外的诗人,主要是基于他独特的诗性人格。评论家沙克在其评论中就曾这样描述过陈义海:作为诗人的他,就读、游学、工作于中国大陆、香港和英国多所大学后,已经失却一般文化意义中的具体土壤,成为一位现实世界与精神世界之间的暂住者和行吟者,既有孔子的入世智慧,又有庄子的出世风度,就如他在《我要到很远的地方去》的诗中写的,“把那些用过的炊烟埋掉∕把音乐捆好,将鸟鸣装箱……我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比大海更远,比十五世纪更远”。关键是,他还像一位保守莎士比亚和华兹华斯灵魂血脉的绅士,踱着幽雅的步子,手拿学术的文明棍指点学院黑板上的课程和黑板外的诗歌,预示着从不静止的身心运动的方向》:“四只鸟向四个方向飞去∕天空留下翅膀的刀痕”。中国学院派诗人很多,如今比民间诗人还多,你找不出第二个不愿被时代牵着步子前走,而漫步在英国中古近古以来诗歌精神中的诗人,就这一个义海,在学院里写“资产阶级的诗”。⑽
陈义海的性格也颇具诗人特点。对于酒,不善饮却喜欢喝一点,每每如此对于写诗还很有状态。2010年出版的诗集《狄奥尼索斯在中国》,其中很多诗篇都与酒精、酒神有关;对于烟,他的爱抽在多部诗集中都能得到验证,真不知道他一天要看着多少支香烟化为灰烬;他耐得住寂寞,认为寂寞和真情是一个诗人极大的财富,常常在寂寞中结出诗歌的果实;他长期留着长发,仪态上更显得飘逸洒脱。
真正让陈义海成为一个著名诗人的是他那些充满想象、充满智性、充满意蕴、充满美感的诗歌作品。这么多年来,陈义海为我们捧出了《西茉纳之歌和七首忧伤的歌》、《被翻译了的意象》、《狄奥尼索斯在中国》、《迷失英伦》和《一个学者诗人的夜晚》等五部诗集,现在,他还在继续为我们写着,在夜晚写着。他钟爱夜晚,相信夜晚是诗歌的源泉,事实上他要写100首诗,其中有99首是在夜晚特别是在凌晨写成的。
陈义海的诗歌创作成为学界、评论界的一个新的热点。湛江师范学院文学院张德明博士分析了陈义海诗歌较为突出的超现实主义特征,认为他的诗歌表现出现实与梦幻的融铸、想像的无羁与非理性高扬、意象的超常规组合等特点。张德明博士同时认为,陈义海在汉语诗性与新诗语言学重构方面也有自己的建树,诗人通过建立一套具有专利色彩的个人语法系统和自我词汇表,使现代汉语在诗歌之中增长了弹性力度和审美容量,进而呈现出意蕴丰盈的诗学张力。⑾东南大学人文学院教授、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导师王珂认为,陈义海诗集《一个学者诗人的夜晚》中的很多诗作,是“情感细腻、技艺纯熟、唯美至上的学者之诗”,这本诗集是中国新诗史上少见的奇特诗集,是“学院派唯美写作”的代表作。⑿沙克在其《后退的诗歌步履》一文中对陈义海做出过这样的评价:在当代中国诗坛,义海显然是一位掌握现代诗歌精神和艺术手段的现代主义诗人,又显然是受到英国诗歌传统及其所联结的西方文化脉络影响的传统主义诗人。义海的诗歌是血液的,而不是土壤的。⒀
四只鸟飞向四个方向
天空中留下翅膀的刀痕
旅人啊
你要到什么地方去
——我要到四个方向去
四只鸟飞向四个方向
天空中留下翅膀的刀痕
写诗、评诗、译诗、诗人,我们有理由相信陈义海今后会朝着这四个方向,飞得更高、飞得更远!
注释:
⑴陈义海:《跨越时空:灵魂与灵魂的对话——评王家新〈帕斯捷尔纳克〉》,见陈义海博客(2012年12月23日)。
⑵陈义海:《沙克伦》,见陈义海博客(2011年5月29日)。
⑶陈义海:《中国新诗的唯美注意潜流------从1919到1949》,见《甘肃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 。
⑷杨杰:《历史的与美学的观点:当代文学批评的科学武器》,见《文艺理论研究》2008年第1期。
⑸陈义海:《“一根钉子”与“一只老虎”——“砂丁的诗”与“吴素贞的诗”》,见《扬子江诗刊》2015年第6期。
⑹陈义海:《一样的的乡愁,不同的节奏――余光中〈乡愁〉、〈乡愁四韵〉赏析》,见《名作欣赏》2004年第7期。
⑺苏珊·巴斯奈特:《翻译与诗歌》,见陈义海所著《迷失英伦》(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
⑧陈义海:《当诗人是一个译者的时候——诗人自译研究初探》,见《中国比较文学》2013年第3期。
⑼叶橹:《义海诗歌艺术的多重性》,见《诗探索》2012年第3期。
⑽沙克:《后退的诗歌步履——评义海诗集〈被翻译的意象〉》。
⑾张德明:《超现实主义变奏与新诗语言学重构——义海诗歌论》,见《名作欣赏》2011年第8期。
⑿王珂:《细腻唯美的学者之诗——序义海诗集〈一个学者诗人的夜晚〉》,见陈义海诗集《一个学者诗人的夜晚》(南京大学出版社,2013)。
⒀沙克:《后退的诗歌步履——评义海诗集〈被翻译的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