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检索:

文化 > 《楚苑》 > 正文


小说 说不完的编辑部故事
2017-04-06 09:44:06   来源:   

说不完的编辑部故事

 

 

本小说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请读者不要自寻烦恼。

 

1.李善祥与他的“贝多芬”

大前年8月中旬的一天下午2点钟,  我刚到办公室坐下,还未定神,门口站着一位身着中山装、干部或老师身份、50左右岁的男子。他中等个,给人有点站立不稳的感觉,双眼皮,肿眼泡,虚肿的脸显得微胖。

    他微笑地张着嘴,我半天才等到他的一句话:我叫李善祥,天长县文化馆没有建树的音乐创作人员。  请请问你是李主编吗? 多少年喽,我看到你在省市、中央级报刊上发表不少文章。你是全市屈指可数的笔杆子。同事告诉我你在这29层大楼129室办公。

    奥好好,我也姓李,我们是一家子。我做天天看字写字事罢了,算不上笔杆子。

    我搬过一把椅子,请他坐在我桌子旁,拿出一次性纸杯,在他不喝不喝的话语间,我给他上一杯白开水。然后再说事。这是我接待客人的习惯。

    你手腕子上哪来这么多针眼眼子?  最近打吊针挂水的?我说。

  什么,我从医院里跑来的。他说。

    书归正传。我来请你,是这样,昨天,我的徒弟张书生获得本市残疾人歌咏比赛一等奖,这孩子很优秀,你能不能帮我宣传一下。他说。应该的。我说。

   好好好,谢谢你!谢谢你!大致情况这样。他说。

    我近年来身体状况一直不好,搞大半辈子音乐,事业无成,眼看一天天老了,有心病,精神忧郁找不到出路。我在省人民医院住院三个月才出院。我说跑题了。嘿嘿。

    没事,搞音乐的,一首优美的曲子,它的前面前奏曲“过门”铺陈很重要,一如一片绿海只为烘托一朵红嘛。我说。

前年秋,我坐公交车上医院看病,听到家住九寨沟小区两个妇女议论说,她们邻家有个正在读大一的小伙子视网膜出问题突然失明,跑了国内南京北京上海医院,花了好几万元,借了一大笔张不说,医生都说不治。他父母无奈,打道回府。20岁的人,本来心里很脆弱,猛然掉进黑暗的深渊,经不起突如其来的致命打击。整天不吃不喝,想寻短见。他的父母日夜看护劝说,张书生还是一心想死。他说对不起父母,没给父母带来幸福,却给父母带来无尽的痛苦。 

    我听到这里,心如刀绞,病也不去看了,跟她们直接去张书生家。来到九寨沟小区南门,甲妇女指给我看555楼一单元301就是张书生家。

我按了9次门铃也不止,门才慢慢打开一条缝隙,2秒钟不到,我还没有说话,门又重重地关上了。我不停地按门铃,半天,门才开了半个。

    一位四、五十岁,两眼红肿的高身量妇女站在门内,她身后站着1、9米以上、有着一双黑白分明且不停闪动的大眼睛。只是脸膛向固定在某一模式一般一动不动。

我自报家门,说明来看望失明孩子来意后,那女的才不冷不淡地让座。

    我开门见山地说:你们放心,不要看我的样子疯疯癫癫,我想教书生吹笛子,分分他的心,让他找到快乐,排排心里的沉闷的东西。我现在病休,有的是时间。我把手机号码家里固定电话号码留给了她们,也要了她们的电话。那妇女说,谢谢李老师,等孩子爸爸回来,我们商量再说。

    书生的爸爸是军队转业干部,现在在城郊派出所工作。他晚上到知道后主动打电话给我致谢。从此,第二天,我就开始到书生家上班了。他笛子学会了,我叫他吹埙。他吹得上瘾。不管什么事,一上瘾就好办了。时间飞快,他进步也快。半年多过去,我和他无话不说,相处的比爷俩没区别。哈哈哈!年底,市委宣传部组织全市残疾人歌手举行音乐大赛,嘿,书生吹笛子,吹《扬鞭催马送粮忙》,没费劲得了乐器比赛一等奖。

此后,我们经常坐车到洪泽湖边吹,两人吹吹乐器,再海阔天空地吹吹人生的喜怒哀乐。

没想到他悠扬的笛声赢得了观众的掌声,也赢来了他生命旅途的巨大转折。李老师说。

    很感人!我说,李老师,我后天上午开始采访这件事,主要采访你,书生,书生爸妈,市残联等相关人员,加班赶写,我的文章(人物通讯),再请报社的记者给书生和他家人拍几张照片,来个图文并茂,争取在下个星期市报上上个通版。

    李老师对我的策划十分满意。我这人说到哪做到哪,要不,就不说。连白带夜熬了一气,我又专门为此去市日报社征求他们的修改意见,星期一上班的第一天,配有三张图片的《斑斓世界路正长》长篇人物通讯,就占满了日报头版的整个版面。我又安排电视记者做专题采访报道,用电视画面的声光影来展示李老师扭转书生摆脱痛不欲生走向全新人生变化。一花迎来百花开。此后,市晚报、市广播电台、省日报、省电视台、省广播电台等省级媒体接二连三地进行追踪报道。

    一封封感谢信从祖国的四面八方飞到了李老师的手中,一封封慰问信从祖国的四面八方飞到了张书生的手中。 

第二年初夏,市委宣传部推荐书生参加全省残疾人乐器比赛,书生意外的获得了优秀奖。更令人惊喜的是,省体育厅的一位领导看到人高马大的书生表演时,产生了若是培养他从事“投掷、标枪等力气体育项目,很有可能更宽层面地改变他的人生的想法”。散场时,他找到书生提了自己的出了想法,并说出了安排其到省体院进修“一段时间”的打算。书生和陪他参加比赛的李老师当场答应。

书生经过规范性的锻炼期后,因他聪明,爱动脑筋,能够吃苦,进步飞快。年底,参加省级残疾人运动会,一举夺得标枪冠军、铅球亚军。此后,书生在每届残奥运动会上,在投掷专项上都有夺冠的骄人战绩。他不断地为我们省争得了荣誉。

    大概是2006年夏,全国第二届残疾人音乐才艺大赛在山东省举行,经省残联推荐,张书生参加了大赛,他精彩的吹寻埙演绎,一举夺得二等奖。

    地久县一位农村姑娘黑妹看赛况现场转播,对书生心生爱慕,与他电话联系,经一年多的相处, 22岁的黑妹与23岁的书生办理了结婚手续,登上了神圣的婚姻殿堂。一年后,他们有了一个可爱的男孩。

此后,李老师给书生找一位按摩老师授课,让他有受益养家糊口。在市、县残联的多方面支持下,书生在市大街上开了一家按摩店,收入还算可以。总之,让他有一个养家的经济来源。日子还算过的去。

长期精神衰弱的李老师,一心扑在关心帮助书生的事务上,天天乐乎乎地奔忙着,身体健康状况也一天天地好了起来。

    李善祥的善举给以张书生的不仅是肉体生命的复活,而且赋予他新生的思想生命和艺术生命,馈赠他一个五彩斑斓的全新的世界。

    他们师徒俩互相切磋,李老师教他的女儿学吹埙,女儿第一次参加全省乐器演奏大赛,获得了二等奖。

    我今欲醉君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李善祥还对我说出了一句我意想不到的话语:  我在张书生身上完成了我对音乐艺术生命的嫁接。      

2    天上掉下个大飞机

    那年十月一日上午,我在单位值班。

    大约九点,电话机响了。我刚拿起话筒,路大路副台长急促的、断断续续的语声就传来了。喂喂喂,李主编,赵有种的飞机……。赵有种的飞机……从天上掉下来来啦!

我听到他粗重的喘气声。

    机上7人,3死4伤! 

    大路,你开什么玩笑? 

    不是……不是……是……是……是真的……赵有种……真的死啦!呜呜呜……呜呜!

    怎么不是……是……不是?我一时摸不着怎么回事。

一听大路放声大哭,我也慌了神。不可能!不可能!我在空无一人的屋里大声喊道!赵有种,你小子敢死!苍天啊,这怎么回事? 昨晚还活蹦乱跳的有种死了?他才35岁啊。我的心碎了。我没有掉泪。我总认为这是“假新闻”!!!

    然而,现实是无情的:造化弄人!!!这是真新闻!!! 

    赵有种,你妻子才36岁,你女儿13岁,你白发父母将怎样面对、送走你这黑发人啊???  

5年前,单位安排人员下海创业,赵有种积极响应,他创办了春城市航空飞行无限公司,自任董事长,买了皮包,刻了一枚公司章,绘制了上天创业起飞蓝图。

    县委、县政府支持赵有种。赵有种做了多年名记者,交际圈子广,认识高层领导多,朋友多,入他公司股份也多。他用6万多元从内蒙买来一架退役的小型滑翔机(钢筋扎的,蒙上雨布一般的小飞机)。 

他从来不说多少钱买飞机的实话, 一会对甲说15万,一会对说乙25万,后来,对丙说42万。谁去考究。 

    有一年春天上午,土老爷的外孙子----神孩----赵有种来到办公室,他满面春风地上网,打开个人空间后,正与网友谈网上购买飞机配件等问题。我好奇地走过去看到,网上挂着他的一张年轻的帅气逼人的玉照,玉照下面一行小字很是招眼:  飞行员赵有种。 

    狗屁飞行员!我在空军部队多年,那稀罕这黄鼠狼卧石磨道-----死称大尾巴驴的假得无法再假的"飞行员"。

    你是莱特第几?我开玩笑地发问。 

    什么莱特?

    发明飞机的莱特弟兄,你都不知,航空董事长赵有种先生,你懂屁。

    你死一边去,老政治犯。臭文人。有种没好气说。 

    航空飞行公司开业那天上午8点正,有种的飞机从城郊西部黑山头起飞,在春城市上空足足盘旋有10 多分钟。 

    那个特殊的时刻,我们县政府办公大楼1600多名人员就是潮水,呼啦一下冲到南面阳台,呼啦一下甩到北面阳台。

    飞机……飞机……赵有种的飞机! 

     我随众人仰天看飞机时,我手机响了。李主编,听到出我是谁了吗?哈哈哈!我是赵有种!我是赵有种!我在飞机上,你在我屁股下,哈哈哈,现在看你,你没有一只蚂蚁的屁股蛋大。哈哈哈!!! 

    赵有种,你给我听着,你爸爸,我赵大哥也站在我一起呢。 

    李主编:牛皮不是吹,火车不是推,飞机正在飞!赵有种的声音在手机里喊叫着。 

    人们确实考到小飞机翅膀上有“庆祝山河大曲进入世界名酒第三”的宣传广告字样。 

    打那次飞机上天后,他的飞机一直因病睡觉。

    三年后的五一早上,赵有种和专门从上海请来的退役多年的57岁飞行员,带上2名一广告公司2名青春女郎人员乘机上天,为一厂家做广告宣传,因风大,飞机坠落。有种兄弟安息!  若干年后,我去看你。 

    聪明的人往往栽在自己手里。不然,哪来聪明反被聪明误呢。

人们,亲爱的人们,切记居安思危。凡是需做之事,不可盲目。事前,就要考虑到事后。君子慎独!我们要警醒!  

3. 不翼而飞的“蒙娜丽莎”

    我们单位就像一个城市火车站台,乘车的人们从这个站台日夜不停地上车下车。被大家命名为“蒙娜丽莎”的胡晓云的年轻的“冷美人”,就是在这个站台上停留时间较短的一个。 

    胡晓云走有6年多了。她的档案,不不,和她一起招考进来那一批播音员、记者的档案,至今还锁在我的铁皮档案柜里。

    我的记性,小时候很好,这几年记忆力退化吓人。有时一瞬间,竟想不起来自己的名字。如此,怎能回忆起“蒙娜丽莎”的档案记载的情况。我现在回忆,她有所有与过她共事的人的共同印象:始终微笑,不爱说话,书不离手。 

    胡晓云25岁之前在洪泽湖畔一个县电视台主持节目3年之多,且非常优秀。可是,因是临时工,没有“背景”,不知吃请送,不得赏识。后来,市电视台招聘播音员,她报名考试,文字、现场播音,易如反掌的取了。

    当然,她一来,如月在天一般,星星就是星星了。 

    她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场合,始终微笑。就是黑里,相互看不清,她也是微笑。我并没有在黑里见过她的微笑,是她说的。

    有一天下午5点多,我编辑好手头一摞稿件,到记者部、播音部转转,看看谁在干什么。在她的办公室,看见她微笑着专注地在看书。  我怕打扰她,在考虑进不进去犹豫之时,她似乎有所觉察,她抬起了微笑的脸。我转过脸去,她埋下了头。

    喂,您找谁啊?有一个中年人急急忙忙地向我走来。他说找信访局,我耐心地告诉后,他就连声说谢谢,转身下楼。 

     奥  你啊?她说。

     没错,正是鄙人。我说。 

    以后是沉默。

    人生就是一场修行。我始终看到你一张微笑的脸。我说。

   “蒙娜丽莎”是24小时的全时微笑。达芬奇安排的啊。她说。

    你看书吧,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我走了。我说。

    我扫她一眼,又坐下看书了。 

    “蒙娜丽莎”除了工作时,在班上,她十有八九时间是看书。看什么书呢?有一天,我鼓起勇气到她跟前看看,奥,是考公务员一类书籍。 嘿嘿,看着消磨时光。她说。 

    她大多的时间看书,思考,有时遇到话说投机的也说上一言半语,且有独到。 

  小帆,小茉莉,相对而言,我看坐公交车坐在中间最安全。我坐公交车遇到看到好多回交通事故,一般不是车头被撞,就是车尾被撞。她说。

    一年后,卧薪尝胆的“蒙娜丽莎”报考取了她老家所在的镇政府一个职位,回她的桑梓地了。

“蒙娜丽莎”地眼里,单位这个站台上,没有那个男人入她眼里。无风的时候,远看近看看似她的表面是,平静的海面,无遮无掩,一望万里,其实,在这平静的表象之下,有着巨大的暗流在无声无息的涌动,只要风起,变狂澜万丈。深水沉默,浅水喧哗。天哪,她可不是喧哗。

    有一天,55岁的总监在没有完全了解她的“错误"时,对她平时的不满,想借机狠狠地批评不善言辞的她,以解长时间的心头之郁闷为快。谁知,她反唇相讥,两句话堵死了总监。众目睽睽,总监尴尬的嘴只打哆嗦,在场的人,连他自己也不知道用的人类,还是另类语言。在场的众人窃笑。这更鼓励了她。总监开始使用肢体语言,“啪”地拍了下她的桌子。她怒视而起,猛地连拍两下桌子,震到了茶杯,杯里的水好像有多大委屈似地,直往外淌。可是,她眼里没有泪水,有的是怒火。不过,变了形的“蒙娜丽莎”眨眼功夫有恢复了原状。

    我不跟你一般见识。总监本来就蜡黄的脸更黄了。气亨亨地走了。窃笑的们用更高的笑声推搡这总监的背影。谁还没有点脾气。有理就不能让人。

    我的性情是温和的,无论对人对事,对天对地,那怕是一草一木。我想借我的优势问问“蒙娜丽莎”对我的做派看法。

    有一天上午,只有我和她在室内时,我问她喜欢歌曲吧。歌曲是语言不到的地方,是对人类语言的最好的补充。你是文人,怎么能问这样的话来?

    那首《那就是我》我喜欢。你说《那就是我》歌词怎样?  不怎么样。她回答。我自讨没趣,忙以借口有事与之拜拜。

    她突然考走(后来,她调到县政府办工作),不知是我们单位领导有看法,还是太忙,破例没有安排吃酒专场送行。我想找几个同事送她,她说不必,心情领了。她的相关手续转走半年后,她来单位看望同事们一次,大家请她吃饭,还是没有留住她。

    多少年过去了,一直没有见面。只是我还站在”站台“上,不知她现在在那一个人生站台或是乘坐那一列火车去向何方。然而,我敢肯定,凡是乘上人生这趟列车的,只要从善良站出发,向勤劳站------忍辱(勾践)站------勇往直前站行驶,最后就能够到达--------成功(“蒙娜丽莎”)站。

4. 眼小,却可以看到整个世界

    从2003年1月1日至2008年,我做中国一个县级电视台电视新闻节目栏目“文字主编”。

    人往高处想。谁敢断定谁登山登不上珠峰?

    怎么捣鼓能尽快地不发钱地弄点节目上央视呢?这个问题,像个我的“债主”,天天来逼我还债。

好歹,我在过部队几年,正面进攻不成就迂回后面或侧面吧。一如爬山,只要爬到山顶,插上红旗,谁管你从前山还是后山上的?

    这样吧,我向记者们如此这般说,一个县的正面工作的成绩、经验,轻易怎么能上央视?  早几年统计。全国2500多个县,况且,此地距北京地理距离遥远,距离北京那些风云人物距离更远,上,沾不着天,下,够不着地,怎么挤进央视节目? 同志们,可以搞点花边新闻:社会新闻。比如,好人好事新风尚诸如此类的。以此,先让央视编辑知道苍天之下,黄土之上,还有俺们这个“小地方”。说话是那年8月。

     这些人中,不乏“鬼机灵”。外号“小眼”的就是一个。

     小眼,26岁,原是小学教师。已婚。小眼刚来报名考试时,我从他小小眼睛的眼神里,从他的言谈举止就看出他的机敏和狡黠。

    当时,我讲过话,就用期盼的眼光搜寻和打捞他“眯成一条缝”眼里的眼神的。他一秒钟内接连眨眼好多次呢。

    有戏。我想。 

    9月的一个早晨8点多种,小眼在去李集镇果园采访的路上发现一起两车相撞的交通事故。一个中年人司机开着满载苹果的车辆在路上行驶,为了躲避横穿公路的拖拉机,苹果车冲到路旁倾倒,苹果撒了大半,满地滚动。当时,正是车流人流高峰,不少人忙着捡地上的苹果,司机师傅急得团团转,欲哭无泪,不知如何是好。然而,他却看到了意想不到的情景:人们都把拾到的苹果堆到车旁。他提到嗓子眼的扑扑乱跳的心,又回到了原来的位置,恢复到常态。

聪慧的“小眼”,每日每时都在寻找和扑捉这千载难遇的“抓活鱼”机会,现在,他终于发现和抓住了这个机遇。

    他喜滋滋神兮兮地回来后,我们捣鼓捣鼓,第二天早间,就在中央电视台《朝闻天下》栏目播出了。他要请酒。

    小眼这一举,填补了我们县2年前我采写编制的《欢度国庆》上央视以来时段的空白。

    小眼打电话告诉我时,我不无得意地说:  这是意料之中的小事。你要忘掉成绩,向着全新的目标,从零开始。  记住,小眼,可以看到整个世界。

5.播音员成了“预言家”兼“组织部长”

    2009年7月3日春城市晚间新闻播报一条见解的干部任免消息后,这个有着890万人口的地级市的政界、舆论界一片哗然。新闻是由一位叫马欢的年轻漂亮的女主持播报的。

    第二天早晨6点刚过,我接到新闻编辑部主任电话,请我6:20 到部里开紧急会议。

    单位编采写人员、大小头头80多人,除了出差的,都到会了。大家不解,出什么事,一大早就开会?主要领导(原来是小学教师,认上一个在省委宣传部做副部长的姨妈,调动提拔为县粮食局副局长,后掉进县、市电视台的)阴沉着本来就蜡黄的鬼脸。 

    有的女孩子在不停地揉睡眼惺忪的眉眼,有几个帅哥在描述梦里的热恋场景,怨恨头头打跑了梦里那可爱的黄鹂儿。他们讲到动情处,不禁发出甜蜜的略带一点放肆意味的笑声。

    笑什么笑?  有人哭的日子!昨晚,李区长看过这套新闻就打电话给我批评过我们了。总监怒。

    我知道昨晚马欢播报的消息是错误的,我知道总监的怒因。

    时间到,开会!总监尖声尖气底宣布。他接着说。

    同志们,我们在座的,有的已经知道,有的尚未知道,我们单位出大事了。马欢小同志,一个普通的年轻的新来的播音员,昨晚在市电视台主持节目时突然当上几秒钟的“组织部长”!总监狠狠地向坐在桌拐子的弱不禁风的白脸马欢叮了几眼。

    马欢竟没有把好稿件错误的最后一关,她将前面人记者、大度主任的错,传出播音室告知天下:竟把现任春城县委县长李官正播报为春城县委书记,我问大家,现任的春城县委书记朱大愣怎么看待此事? 

多大的影响?简直,是二战时,仅次于美国扔原子弹给日本的爆炸新新闻!人们会怎样猜测?这是一件严重的政治事件!总监两眼起火。

    值班主任大度有第一责任,组稿件的记者夏娃有第二责任,播音员马欢有第三责任。除了按纪律严肃处理外,还要罚款2000元、1000元不等。 

    马欢,你麻烦喽。夏娃,你倒霉喽。主任这次栽了。嘻嘻嘻,哈哈哈。有几个开会总爱当场讨论的“厚脸皮”在咕唧。 

    总监,你是整个节目的总监啊,难道你就一点责任也不当当吗?大度质问总监。

当然,我我也有责任,就是没有把你们管好。原稿件,我看了,我以为你把关过了,一直没有出过差错啊?总监说。

    总监,我大度告诉你,你太好忘事了,你吃忘蛋太多了,我根本没有审过此稿件,那个时段,不是你安排我和丁当到苏州办事的吗?  是啊,丁当作证说。俺们还要找你签字发票报账呢。 

    哈哈哈!哈哈哈!有几个人放声笑了起来(53岁的总监整天信宗教,经常当众说错话:本来是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他却说60周年。刚过春节,新年上班单位开第一个见面会议,他第一句话,大家中秋节愉快!)。 

    总监这才想起确有此事,脸白一阵红一阵子,下不来台。

看看这会风,成什么了?  凡是笑的,罚款每人500元,办公室主任严花款,你都给记下来。单位班子专题研究处理决定。散会。总监急刹车。

    不是作者我为自己开脱,这件事发生在我离开“总编”座椅一年多点时间内。

不过,也许是人们看到了一种大势所趋的趋向:半年后,李官正由上级组织部任命为中共春城县委书记,朱大愣调出了春城。

    那个会是散了,可是,我觉得,直到今夜的此刻,我还坐在那个会议的会场。党和政府的喉舌啊。等我栽在桃色陷阱要耐心

6.等我栽在桃色陷阱要耐心

单位招进12名新人:记者,主持人。没有招收编辑水平高过我的编辑,因此,我就做了世无英雄才使竖子成名时代一个县电视台新闻栏目的“主编。”

    话说这12人中,有一对男女见面就互不顺眼地“仇视”上,那男的竟然把矛头直接指向我,是我的怜香惜玉,干脆这样说他的原话:主编在打“小浪女”算盘。

    男的,23岁。已婚。外号“罗圈腿”举止粗俗,拍拍咋咋,出口脏话,一副我是流氓我拍谁的做派。他是市里一个名画家的儿子,初中将就毕业,聚众打架斗殴,公安上有备案。招考时,在一家私人养鸡场做保安。当时,我极力反对取他,可是,单位1号说他是本县一个县长的远房亲戚的外孙子,就自然取来做电视文字记者。他的文章基本上没有标点符号,偶尔有,也不当;语句不通,错别字连篇,逻辑的没有。

    女的,22岁。未婚。外号“美女玉树”是福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想趁年轻闯世界尝试人生。取她做电视文字记者。

    刚来时,她将她在上海一所大学读中文本科时主编的《丑小鸭》文学杂志以及她的一些发表的散文给我看,我也没多在意。后来,不长时间内,她连续在本地的报刊上发了几篇较为不错的散文。当然,她采写的电视文字也不错。

    从来美丑  水火不容。

    因为她底子好,勤奋好学,稿子上的比较多,遭他嫉妒。

    我呢,接到他的风刮一样形体的文字,总要从头重新组织一遍,同时,请他仔细看看,指出他文章的存在那几点问题。为什么该成这样等等。他开始还算耐心,几次过来,他极为反感。说我要求过高,故意为难他。

    于是,“小浪女浪过潘金莲”,主编风骚过西门庆云云,就在单位人后传着。

不曾想流氓痞子竟然都是谣言惑众的高手。他们可以制造烟雾,然不能持久。因为健康茁壮的风在生长,太阳总要跃出山岗。

    春上的一天下午,我接到有关一家企业一条价值较大的新闻信息,我找了半天人,记者都有事去了。出门来,恰遇她满脸笑容地来了。

    有事没有?  我们去采访怎样? 

    好啊,老师,我跟你去。

    采访结束,暮色四合。

    场主是我的老领导,他说是老朋友。我几次去他企业采访,他都没有留住(有时,他在场外),这次他安排办公室几个人小伙子拽住我,说,你哪天带过美女记者采访的,况且是新来的记者,就死活不给我走。场主毕竟是本省的省政协副主席,声望极高。酒桌上,他与我喝两杯,敬其他所有人两杯后,他就匆忙去赶场有事了。我很感激他竟把晚间“第一时间”给了我。

    我的采访事情,在稿子未出来之前,我是无心吃饭的,更不愿和酒。 场主走后,我想马虎吃点也走。

可是,这时出去接了一个电话的办公室副主任说,董事长来电话,叫我们一定要带他把你俩的酒敬好。你俩,那两个字咬得很有无穷余味。

    不管怎说,我和她在不喝不喝抵抗中和了几杯。

因要上单位商量稿件,采访地点距单位不远,我婉言谢绝了他们的车送。

    哈哈哈!正好,正好,你和美女,你俩有机会商榷。

    嗨!你别说,我还真想创造点新闻意外的新闻。

    路过一座正在维修且摆着木板、人走上摇摇晃晃的几十米大桥,施工工地,灯火不太明亮,她只是提醒我走慢点,防止掉下去,因为木板与木板之间距离较大,昨天,我已编过一片有人在此版上不甚落水的稿子。

我们小心翼翼走到桥头时,就听到不远处传来单位男记者哈哈哈的大笑声。都看见没有?  她们喝醉了在桥上磨机散步……狐狸再狡猾,也斗不过好猎手。看你俩哪里跑?

    几个黑影鬼一般在不远处晃动。

    原来,他知道我们去采访,场里办公室副主任是他的要好同学,别有用心派酒的正是这个副主任。副主任酒间外出接地那个电话,是我们单位的他设计的。哈哈哈!正派人没有喝醉,你几个枉费心机了。

3年后,“美女玉树”她考到本省电视台做文字编辑去了,“罗圈腿”他爬到市电视台广告部副主任位子了。

想看我的笑话,等下次吧。等我 ,等我栽在桃色陷阱要耐心啊,弟兄们!

上一篇:小说 卢二奶奶
下一篇:寓言小说小辑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