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检索:

文化 > 《楚苑》 > 正文


散文 雪中的古黄河公园(外一篇)
2017-04-13 16:52:50   来源:   

尘石

 

雪后初霁,空气清新,太阳公公露出了久违的笑脸。正是锻炼身体的好时候。

走出家门,刚到马路上,迎面遇到一个环卫大妈。可能看到我包的严严实实,围巾、手套、羽绒服、棉鞋全副武装,大妈笑了。

她操着一口地道的宿迁话问我:“姑娘,冷不?”

“嗯。”我肯定地点了点头。霜前冷、雪后寒啊。

大妈自豪地说:“你看我就穿一件毛衣,我都热坏(hai)了。我早上五点多钟就在这儿扫雪了,你看,从前面那座桥的桥头,一直扫到后面那个十字路口。你看现在地上干净吧,早上扫的时候不仅有雪,树叶子还多的不得了。”

大妈那劳动人民的乐观与爽朗感染着我,她的朴实话语如同冬日温柔的阳光透射着你的心田,让你特舒服。

一出门就遇到她,恰如转角遇到爱,真好!

告别大妈,跨过马路走进宿迁的古黄河公园。宿迁的这场初雪洋洋洒洒飘了将近两天。在马路上行走,因为积雪已经清扫,柏油马路的黑色成了视觉上的主色调,感觉不到这场白雪的高大上。但一进入公园,瞬间为之震撼。多么洁净的白啊,满眼是雪的世界、雪的海洋。公园里高大的乔木枝头、成簇的灌木上、路边的草地上处处都堆积着厚厚的雪。这里树木品种繁多,有修成巨大球形的冬青、栽植成排的黄杨,精致的柿树、女贞子、桂花树,飘逸的白玉兰,叶大如扇的棕榈树等等,全部都沉浸在白雪柔弱的怀抱中,正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真实写照。

古黄河公园依古黄河城区段而建,全长十几公里。公园内绿树环绕、空气新鲜,设置了曲桥、楼台等景点,是宿迁人周末度假、饭后散步、锻炼身体的重要场所。这里人来人往川流不息,有在附近上班的、有拍摄婚纱照的,更多的是锻炼身体的。他们穿梭在花红柳绿间,呼吸着天然氧吧的洁净空气,让嘈杂的内心在这里面能有一小会儿的停歇、一小会儿的放纵、一小会儿的流连。

走在雪后公园的人行步道上,路边随处可见推崇绿色环保、低碳健康生活的标语。这些标语有的写在标牌上,有的用鲜红的大字刻在石头上。标牌大小不等、颜色艳丽、形态各异,契合着现代人追求健康生活的养生理念,成为公园独有的亮丽风景,也体现了设计者的独具匠心。小标牌做成小花、树叶、蘑菇、小脚丫、苹果等别致的形状,随意地插在公园的草地上。鲜艳的颜色,让你喜爱的不由自主的驻足赏读。最大的标牌做成跑步状的人形,和真人大小差不多,有绿色的、有蓝色的、有黄色的,特夸张、特醒目,让你想看不见都难。今天的标牌更像是躲藏在白雪中的精灵,头上戴着一顶白色的小绒帽,分外娇艳、可爱。刻在石头上的标语位于入口处或者公园道路转弯处居多,如在离北侧入口不远的狮子桥边上,一块棕黄色的石头上刻着红色的八个大字:寒从脚起、病从口入。让你看后难忘。

沿着河边长长的亲水步道,走着走着,会发现路面上每隔一段就有几个排成两排,用白色的漆画成夸张的大脚丫,煞是可爱。每次看到它,我都会童心满满的沿着脚印,踩着它们跳跃着走。那一刻,仿佛又回到了童年。

亲水步道边上的古黄河,在阳光的照耀下,依旧是波光鳞鳞。层层微波随着轻风向远方飘散,真是极美的。天这么冷,竟然还能看到二三只野鸭的身影,不过数量比暖和时少了许多。

宿迁的生态环境好,古黄河里保留了许多自然的河滩地,那里经常可以看到成群的野鸭,小小的身子,深色的羽毛,可爱又机敏。听到人的声音,它们会贴着水面,扑愣愣地游向远处。有时我会在岸边对它们轻声说:不要害怕,我不会伤害你们的。可是没有用,说话的声音反而加速了它们的逃离,这种把人类看成天敌的本能已经融到它们的血液里了。

河边,一个戴红帽的男子似乎丝毫没有感受到雪后的寒冷,像雕像似的坐在那儿垂钓。旁边穿灰色衣服的男子同样专注地站在那儿看着。与往日不同的是,今天来河边钓鱼的只有他们两人,正是“独钓寒江雪”,只是他没有披蓑衣。看来这两人应该是钓鱼的终极爱好者,任何外在的因素都阻挡不住他们对钓鱼的执着与喜爱。我是步行的,能抵抗些寒气。我想他们能够坚守,一定是强大的精神力量在发挥着魔力:哥钓的不是鱼,是激情。

公园里绿树间、碧水边、小道旁,间或设置着具有古典风格的亭台楼阁。这些小品有的小巧玲珑、有的大气端庄、有的古朴典雅、有的雍容华丽,它们是流连公园里的人们休憩的场所,是公园灵魂居住和物化的空间,是公园华丽的外衣上点缀的颗颗宝石。建筑的柱子上由名家撰写的对联,为公园增添了浓厚的文化底蕴,丰富了公园的内涵,温婉了游客的心灵。

楼阁中最突出的一座,是位于公园吊索桥——联通桥北侧高地上的凝翠阁,现在是古黄河诗词书法艺术馆。它临水而建,高高在上,俯视群雄,飞檐走兽,绿荫凝聚。建筑南门廊柱上的对联是:水秀山明留心皆是画,天高地远触目尽成春。北门廊柱上的对联是:古黄河碧波辉映山城锦绣,新宿迁大地激扬西楚雄风。前一副对联清新雅致,后一幅对联雄伟霸气,均是黑底绿字,气度非凡。不过,细观今天的凝翠阁,环绕包围它的是白雪挂满枝头的银树林,那又是另外一种圣洁的美,这时叫凝雪阁更合适。

凝翠阁南面的联通桥是一座吊索桥,两头高、中间低,桥两边竖着的一根根钢索支撑着整座桥的重量。行人走在用木板铺设的桥面上,整个桥会随着脚步的振动轻微地晃悠。今天的桥面上铺满了积雪,桥面中间的雪已经被行人踩板了,有些滑。为了大家的安全,两个公园管理人员正在桥上扫雪。雪已经被他们扫去了大半,露出了浸透了水后有些发黑的木板桥面。扫过的地方走在上面涩涩的,很稳当。

联通桥向东,过了一座小石桥,是一片杨树林。经过秋风的狂扫和寒冬的肆虐,一片杨树林几乎仅存一根根光秃秃的枝干,余下少数的树叶在风中飘零。在遥远苍穹的映衬下,黑褐色的杂乱树枝像是镶嵌在空中的墨色线条,一样色调的笔直树干倔强地矗立在积满白雪的茫茫大地上,好一幅遒劲有力的的画面,苍凉的黑白色透着古典的沧桑和令人震撼的悲壮。树木经过无数年与大自然的抗争,深谙其中的生存之道,懂得舍弃无关紧要的东西,保存自己的实力。看似严冬的淫威在发挥着威力,殊不知,树木正在养精蓄锐,万物复苏之时就是我扬眉吐气之日。嗟夫,多么精明的生存之道!

杨树林的对面是一大片栀子花。每年初夏,栀子花开,一大片绿色上面点缀一朵朵的白花,就像是一块美丽大气的绿底白花地毯,煞是养眼。再闻着扑鼻的香味,让你心旷神怡。现在这片栀子花一改往日的优雅,上演英雄本色。大大小小的一团团白雪如一颗颗绽开的棉桃,像极了黑土地上丰收在即的棉花地。如果是从小在新疆长大的老公看到,肯定会说:这哪里是像,简直就是棉花地呀!

栀子花地的尽头,是公园的南出口。从这里一出去,车水马龙,现代化都市快节奏的生活尽显。这个出口就像是一个分水岭,这边是幽静的世外桃源,那边是喧闹的繁华城市。

走到这儿,感觉有点累了。其实这段行程才只是整个公园的一角。如果你想阅尽古黄河公园从雄壮河湾到印象黄河绵延十几公里的美景,没有个三五天是办不到的。因为这里处处都是景,处处都是画,处处都是诗。

它值得你去细细品味。

 

 

 

南锣鼓巷

身体不舒服,到北京东直门医院看中医。看病之余,想在住地附近转转。上网搜了一下北京好玩的地方,选中了离住地很近的南锣鼓巷。

步行十多分钟,便来到了南锣鼓巷的南入口。

入口处有一高耸的牌坊,上书四个鎏金大字——南锣鼓巷。牌坊边有一大指示牌,上面介绍,南锣鼓巷是一条胡同,全长787米,与元大都同期建成。是北京最古老的街区之一,至今已有740多年的历史。因其地势中间高、南北低,如一驼背人,故名罗锅巷。到了清朝,乾隆十五年(1750年)绘制的《京城全图》改称南锣鼓巷。南锣鼓巷呈南北走向,东西各有8条胡同整齐排列着,呈“鱼骨状”,延续自古以来的“棋盘式”格局,整个街区犹如一条大蜈蚣,所以又称蜈蚣街。据说以前在南锣鼓巷的最北处有两眼古井,恰好就成了这条蜈蚣的两只眼睛。它是中国唯一完整地保存的,最赋有老北京风情的街巷。

看了介绍令人心动,便信步朝里走去,逛逛这最具北京风味的胡同景观。

逛南锣鼓巷最大的好处,就是不怕哪个地方没转到。因为它是一条从南到北的巷子,只要慢慢往前走就行。这我喜欢,简单的就是最好的。

这里从过去以居住为主的府邸宅院,演变成了如今的商业气息很浓厚的商业街。一改厚重深邃的历史沧桑,尽显时代之变迁。所售商品充斥着吸引人眼球的种种灵动创意,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做不到的,真是佩服人的无限想象力。各种各样小饰品、小玩意的店铺随处可见,包、纷繁多样的饰品和工艺品、个性T恤、化装品、衣服等等,应有尽有,价格也分高中低档,能满足各种层次的消费需求。

路过一家专卖围巾的名字很有趣的店,单名一个WOO“嫵”(回来百度才知道这字是妩媚的妩的繁体字),看着店面装饰还挺典雅,我不由自主地走了进去。导购小姐妆容精致,热情大方,介绍产品熟练周到,真心是好服务。我一眼看中一条大红色的羊绒围巾,在导购小姐的帮助下,围在身上臭美了一会儿,边看边赞叹,好东西戴起来就是不一样,真抬人啊。不过,我就纳闷了,为什么我看中的东西都是这么贵呢?这只能说明姐的眼光好啊。这么美的东西我戴过了,无遗憾了,留点念想吧。

不远处还有一家卖围巾的,价格亲民,十五元一条,吸引了好多的游客。经过门口,我也随着人流进去凑凑热闹。在店里刚好碰上了由一位三十岁左右的中国女子带领的一群十岁左右的外国小朋友。那个女子用英语给他们介绍着。最后,他们每人挑选了一些,可能是作为回国送给亲友的小礼物吧。我转了一圈,又是啥也没买。

看过“嫵”,再看这些围巾,就好像是大家闺秀和小家碧玉之差别吧。我买东西属于高不成、低不就之类的,既想买质量好的,又想买便宜的,这种既好又巧的美事,到哪里去找呢?

巷子两边有好多餐饮类店面,满足吃货的需求。给我印象较深的是具有现代元素的酒吧。

酒吧门前大多挂着像灯笼这样的装饰,意在营造店铺外在低调、传统的视觉效果,使得装饰能与周边四合院朴实的风格相统一。酒吧内依然充满时尚元素,是年轻人放松、休憩的殿堂。

当时是下午二、三点钟,我透过酒吧敞开的大门向里看,里面客人不多,不太明亮的灯光下,被打击乐器包围着的舞台上,一个年轻人轻弹着吉它,染成黄色的头发蓬松而有个性,修长的指头上下拨动,深情的唱着一首我叫不上来名字的歌。我没有进去,可能是年龄和生活习惯等原因吧,不太能适应酒吧的氛围。

这里除了酒吧,还有咖啡馆、餐厅、特色糕点铺等,闲逛之余让你的食欲得到小小的满足。一家做鲜花酥饼的飘香勾起了我的食欲,进店买了一块玫瑰花的小饼,细嚼慢咽,玫瑰花的清香加上淡淡的甘甜,让你食后“三个小时”余味不绝。

好几家门店把二楼屋顶稍微收拾装点,摆上古朴的桌椅,添上大遮阳伞。游客有时间、有兴趣想更好的领略巷内的建筑风貌的话,可以上二楼。坐在平台上,喝杯咖啡,吃点小点心,看着街上川流不息的人群,视野广阔了,心情更加舒畅。

在这里,可以品味出纯北京风格的浪漫和悠然,体味到古代王孙贵族的生活和足迹,如穿越时空般。想想过去,这里岂是我们这样的平民百姓可以喝茶聊天的地方!正所谓:昔日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这儿有最地道的北京味儿,是怀旧的老北京人喜欢它的原因。南锣鼓巷及周边区域曾是元大都的市中心,明清时期则更是一处大富大贵之地。这里的每一个宅院都经历着沧海桑田般的时代变迁,曾经居住过无数的皇亲国戚、达官贵人和名人雅士,如今却变成了商业繁荣的兴盛市场,物是人非,造化弄人。

南锣鼓巷里的每一个地方,每一栋建筑,都有着历史演变过程中沉淀下来的痕迹和韵味,细细追寻,都是一段历史,都是一个故事。

 

上一篇:散文 那山 那水 衲田
下一篇:散文 扬州慢与不慢(组章))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