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玉岚
人,是不是有一个自动的程序来构建自己的灵魂?就像赛阿达维小时候就是一个叛逆反抗的女孩,直至年老依旧是一个拥有无限力量的斗士一样。如此,人生就是一个惊喜过程,你根本不知道你一直寻找的东西,在哪一个时间的切合点上与你来个正面的碰撞(碰撞不可避免,因为始终在寻找)。让你可以大呼:终于找到了。那种雀跃,那种激动,真的想让全世界的人都知道。而我,以为我就是赛阿达维的一部分,散落在世界各地碎片中的一部分,极小的一部分。在我的心里,从此与她永远关联。我们彼此协助对方完成对自己的寻找和建树。
找到《世界文学》,这本集作品与评论于一体的期刊,已是让我庆幸,更让我狂喜的是2014年第四期,我见到了埃及女作家纳娃勒.赛阿达维的作品以及译者牛子牧老师的介绍。读了几页,就被深深吸引,忍不住想找人分享。特别喜欢她的小说《周而复始的歌》。关键词一荒诞,关键词二哲理,关键词三反抗,关键词四性别。如果你是对整个人类的思想流向感兴趣,包括宗教、社会、政治;如果你只是个长于思考的人;不论你是男人还是女人,在现今的世界里无所适从,正遭受不名究理的伤害;或者你仅仅是喜欢文字的优美、深奥和浅显相契合;如果你是个对生活失去信心找不到人生的目标的人,去读读《周而复始的歌》吧,这篇小说可以让你明白在你将来的日子里,注定“不能只求苟活于世”。
埃及医生、作家、女性主义的领军人物纳娃勒.赛阿达维(1931--),对性、政治、宗教等敏感话题直言不讳,以致生命遭受威胁,流亡国外,以叛教为由被判离婚的非法同居者,思想犀利,手中的笔犹如手术刀,奋力地切开社会丑陋和病灶,始终用阿拉伯语来书写自己对家国、文化的诗人般憎恨又热爱的浓烈情感。《周而复始的歌》讲述的是一个传统家庭中的小女孩被强暴后怀孕,被迫离家,同卵双胞胎的男孩奉父亲之命去杀死没有保全家族“荣誉”的同胞姐妹的故事。小说的题目来自用这个故事编成被孩童们传唱的儿歌:“哈米黛生下个小男孩…”。另一个意义,我本人的理解就是周而复始的战歌,女人和男人的战歌,个体和人类社会的战歌。下面将从以上说过的几个关键词,来努力理解我所感受到的《周而复始的歌》,希望能和一样喜欢的人探讨。
一、荒诞和隐喻。荒诞的和隐喻的风格贯穿始终。也是这是译者牛子牧老师评论赛阿达维小说的用词,我在这里借用一下,我相信,也是每一位读到《周而复始的歌》人的共同感受,并且也自私地想要找到类似更多的人,想在一起聊聊赛阿达维。故事情节的荒诞离奇却也贴切的符合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例如可以看见自己,正如赛阿达维所说:一个人与自己的脸面对面时会恐惧吗?在岁月的长河中,在某一个嘈杂纷繁的空间里,看到自己熟悉的脸,是多么荒诞的事。被父亲送往开罗,寻找同胞女孩为家族雪耻的哈米杜只是在军官面前动动脚趾就被尊为“英雄”…哈米杜开“枪”杀死的是自己,死者可以闻到飘在云彩中漠不关心的众神们因为长期没有洗脚的味道…死者想要伸手接以为可以颁发给他的奖章…然后整个人陷入面团似的大地,以及同卵双胞胎中的女孩哈米黛为之工作的女主人一时是个死人,又是似乎有超常功能的活人,可以从很高的楼上看见哈米黛偷吃菜篮子底下的极小的一丝肉…女主人就是死人,而死人也有控制人的力量。与后面男主人发现哈米黛鲜活的生命与女主人脚趾都长在一起的肉团的对比,也成了互相回应。诸如此类的情节安排,都饱含着作者浓烈的五味杂陈的情感,赋予了小说荒诞之外的深刻含义。我相信,作者对这篇小说的挚爱一定超过了其他,这篇小说更能说明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读懂这些的我,也看到了作者那眼中始终丰盈的泪水。
因为懂得,所以热爱赛阿达维。
隐喻通常是为了通过另一种方式去表达不好明说的东西,在赛阿达维的这部《周而复始的歌》中隐喻用得又同样的大胆直露。哈米杜、哈米黛生活的时代,是典型的父权社会,在这样的社会中如果忽略国家机器,单从人的角度上讲,社会的最大统治力量就是男人和他们的“武器”。是赛阿达维对宗教国家、对性的晦涩的附和吗?或者是从心理对这可以被称之为武器的“武器”的不屑心理的表现?还是就是作为一个医生的职业习惯使然?再么就是,为被强暴的女性的特有的私自的感受?读者们自己去思考吧。这种“武器”出现在被强暴的女孩的懵懂和梦中的是赫赫在目的棍子,对必须成长为社会人的男童来讲,是挂在腿间使自己“肌肉僵硬”的利刃,随时会刺杀自己,男童要实现从依赖母亲这样的女性变成要去杀死侮辱了家族“荣誉”的同胞姐妹的父权社会的雪耻者,是多么艰难而残酷的过程,最终男孩无数次让利刃演变成更加快捷的枪,向他真正想射杀的父权社会的代表人物开火。从棍子到利刃到枪支,是“武器”的社会力量的不断强化,隐喻,用得意味深长,生动逼真。
被强暴而怀孕的哈米黛,逃到开罗,被浑身长满黄眼睛的人再次强暴,那人自称“政府”,呻吟的声音(内急的声音),就是国歌。赛阿达维毫不掩饰地说地位越高的人制造的垃圾越多,堆成了金字塔供游人欣赏。金字塔的尖顶形状也足以伤害别人,是炫耀也是掠夺和强悍。如此大胆,才是赛阿达维,才可能遭致封杀之祸,不得不流亡国外多年。这样的人,是拥有了无限勇气无限生命力的人。大胆的隐喻,就是公然的对抗:而哈米黛的孩子,其实是她孕育的日渐生长的仇恨,经过作者的医学照探,看得清清楚楚,像“火药”让看见的人惧怕,如肿瘤,温热,根植与土壤中触手可探。在心灵的某个角落,尤其是哈米黛这样没有身份、地位,只是一副被蹂躏欺压的女性肉体,她不像其他逆来顺受的女人一样地一味地忍受,而是有思维的,就是意识的觉醒和仇恨。
这样的风格,正是我多年努力搜寻的风格。类似于马尔克斯和卡夫卡的小说。不同寻常的小说细节,正是人被社会物化的表现形式,或者说在现今社会中人们总是能够感觉到自己被迫成为某种人或某种东西,被僵化了的人或东西,也许人们非常渴望自己可以成为什么人,唯独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样子的。女人,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时期,当然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也会存在,总是受到到来自各个方面有意无意地伤害,让女人在迷茫的时候想成为哑巴,想成为植物,找不到出路,无所适从,这些模糊的思想,在赛阿达维的小说中,都能清晰地看得到,或者一直模糊的东西,朦胧感觉到的东西,因为小说而变得如此凸显,创造了读者思想的新高度,开阔了读者的眼界。
自由地变换场景,叠加的影像,离奇而又自然地与现实相符,也更像是戏剧。
二、哲理和构思。整篇小说,就是一部深邃又浅易的哲学论著,而小说中的很多语言,就如天空中的星星般、如大海中的浪花般闪烁着点点哲思。如果可以,我可以引用小说中大篇的内容,加以说明,转念想,还是留给更多的像我一样同样喜欢的人去体会吧。真的是“字字珠玑”,除了说“写得太精彩了”,我无话可说。加之分析透彻,大胆质疑,读起来让人大呼过瘾,有一种澎湃的力量汹涌,使人想跳想笑想叫想要去表达。
小说中关于哲学的论断很多,例如写个人就是写那部分人的整体,甚至是分不清男女老少的,一个到千万个,似乎是反抗又认同的一种极具矛盾的一种思想。哈米黛似年老似年轻似丈夫似妻子似官员的多身份多角色充斥的奇异的容颜,也说明了一个人在社会中多种角色的划分和融合。哈米黛和哈米杜都有同样的行为:用沾满鲜血的手掌,在已经有很多手掌血印的墙上盖上自己手掌的印记,是认同,也是满足了自己从众的心理需求,哪怕这种从众是被残酷地剥削的,就像买房者为终于按揭房款成为房奴一族而心安一样,是一种心理认同,不去考究是否扭曲了什么。写男女人物的区分就是写男女的共同点,只不过社会对男性和女性有意划分的期许一样。对宗教中无法自圆其说的糊弄人的东西的质疑,对社会中不公平现象产生的原因的分析,都有其独到的见解。众多的思想纷呈,给人们一个离经叛道的思考着的女作者形象。
作者偏爱人物的眼睛,通过眼睛来写人物的性格特点,独特的理论以为超出了人体中的其他器官,在小说中,眼睛是头顶上的两个孔洞,是两束光,直逼读者的心脏,让人心跳如鼓,心潮澎湃。小说后半部,对哈米黛眼睛的特写就是例子,虽然因被泪水浸泡而浮肿,但始终是充满疑问和始终是高高抬起的,哈米黛,和作者一样,就是一个不屈的灵魂。在赛阿达维的《周而复始的歌》中,死人也是能发出声音的。因为死亡也无法遏止住呐喊,死亡的只是形式或者是肉体,而呐喊和控诉永不泯灭,就像是哑巴,没有语言,就没有办法表达么?盲人,就真的看不到东西吗?现实社会,人们双眼明亮,对很多现象却见怪不怪,人们不是聋哑,对很多声音却装着听不到。
母亲的形象的塑造似乎很不经意的,却坚毅的存在着。总会写到母亲如一尊石像,似乎已经一动不动地伫立了很多年。哈米杜对母亲的依赖,总会成空。或者哈米黛、哈米杜直接说没有母亲,这样的思想,如此残酷而现实。没有母亲的庇护,或者没有母亲,意味着失去了来源,根本的东西,从来如不存在一般,正因为有这样失去的“无根”的体验,促使哈米黛去寻找藏在粪肥堆后面的自己的孩子,揽他入怀,告诉他要“小心”,因为她的母亲已成为父权社会的帮凶的冷酷形象,在哈米黛这里,想要回归母亲的温暖、呵护的本原意象。
对于一些抽象的东西的描述,也展示了作者善于思考的哲理以及文学表达的天赋。对忧伤描述相当的精彩:“忧伤…并给予哈米黛某种力量,忧伤很少能给予力量,除非是那些能够回馈它的人,哈米黛就可以把自己完全地交给忧伤,可以什么都不干,可以以忧伤为生...像她子宫里的孩子,也可以随她的意愿自有进出他的身体。”对恐惧这样抽象的情绪也写很让人如亲身体验。
三、反抗和伟大。这是作者的创作初衷,即创作主题。在《周而复始的歌》中,对神权、父权社会的反抗和讥讽让人过目不忘,所有的荒诞的故事情节和直接批判的思想,都是为这个主题服务的,显得尤为的极端,被极度强化了的极端。通过对社会底层的幼女被伤害的犹在眼前的细节描写来强化这种思想,小女孩细嫩的白腿和脏兮兮廉价的内裤,貌似威武的男人脱下衣裤却是细瘦弯曲的腿等等的细节描写,小说中对父权社会的权威的绝对维护,表现在家庭中是对“父亲”、“丈夫”的绝对服从,促使被摧残的人们的反抗,这是主题,也是作者一生始终不变的姿态,昂首站立,坚定,无畏。这些都深深地刻入读者的脑中,作者努力制造的极端强化的主题,是想让读者思索,神权、父权的压迫的残忍和理所当然,和伤害过去的人,尤其是女人的同时,生活在现今社会的人是庆幸吗?是沾沾自喜吗?是认为自己生活在幸福天堂吗?仔细想来,却会发现,神权、父权已经蜕变成男权社会直至退化成男性社会,更隐蔽了些,甚至可以用一些诸如金钱、地位、美色这些代表物化妆的温和了许多的社会。至于反抗的结果,大多是失败,并不只限于女人的反抗(小说中,哈米杜被欺凌被压迫的情节也很多),甚至要付出血的代价,历史也根本记不住曾有的反抗,因为微不足道,但依旧是抗争,才会在某一天掀起反抗的洪流,至少能引起思考,也是庆幸的事吧。极端反抗的主题,只是在说开罗或者阿拉伯国家吗?显然,不是,建立社会,改造社会,是全人类的事,是人类社会一直没有停止的事。过去是哪里有压迫哪里有反抗,现在是哪里有伤害哪里有反抗。赛阿达维的立足点始终是在全世界,而且是她一直强调的同一个世界,而不是三个。宏大的眼界区域,注定她是伟大的,也属于全世界的。
四、性别和期待。《周而复始的歌》,是一篇性别研究的好的教材。性别是人类社会生活中男人和女人痛苦的共同的根本原因,女人尤甚。首先是女性话语权的缺失和建立问题,让生活在底层的没有身份的女孩、女人们集体失去了语言这样的功能。下了火车的哈米黛,惊恐的尖叫声就是她的呐喊声,最终淹没在人声鼎沸的人流中。被男主人强暴的哈米黛的叫声,也引不来邻居们一丝的回应,作者的良苦用心显见。在现今社会里,不是这样吗?你也许会说,到处都是叽叽喳喳、唠唠叨叨的女人的声音,可是,仔细听来,有几个女人“会”说话,会说自己的话?也是集体成了哑巴。就是说了话,也是附和男人的声音。女性受教育的程度是提高了,也让女人朝着男人希望的样子的方向不自觉地义无反顾地奔去。有几个女人,肯停下来想一想自己到底想成为什么样的人?而不仅仅是唯男人为是的女人,或者是发出让男人愉悦的声音。哈米黛最终成为一名“成功”的“夜晚女”,到处都贴有她的照片,表面是风姿卓越的,却散发着腐臭味,是她定位自己生活的味道。无法禁止的性交易,无法回避的结果,还有各种如今选美活动,是女人想要立足于社会的一种屈服吗?当然,也可以是一种反抗,一种顺从的反抗。只是这种反抗反过来,更能说明是一种讨好式的。女人,可以出于生存反抗,出于投其所好,出于戏谑,甚至是出于不屑。
在赛阿达维的小说《周而复始的歌》中,性别的定位,先是固定的,接着是共融的,最后是混乱的。性别标准的固定,表现在先是幼女时期就被强暴,女孩的初潮,母亲也只是说“哈米黛长大成人”了。以及男性标准的固定,表现父亲给了哈米杜“一把刀”,让他去雪耻—杀死没有保住贞洁的同胞姐妹, 现代女性,知识层面的构建,无疑要经过认同到怀疑,最终到建立“自己”的高度。在以父权、神权、男权为统治的小说情境中,哈米杜也曾想做个女人,只是不愿意做女人为男人做的诸如洗脏内裤等小事;哈米黛也曾模仿父亲的样子,模仿男人那样的咳嗽,女性性别的觉醒,男性性别的意识,也在成长的社会环境中逐渐清晰。男女,是世界初始时形成的性别分化,这是自然属性,只是,以性别的分化突出某种(男或女)的权威、统治,换句话说另一种性别必须是服从者,臣服者,这种偏激,性别的僵化标准和人为对男女性别的期许,包含了很多社会的因素,性别的差别,如果被人类的征服欲和野心所利用,就成了政治、经济的附属品。
对于小说的同卵双胞胎的理解,我更愿意理解是同一个人,是人类自然属性中男女性别在一个身体中的共融。也是作者独具匠心的构思所在。幸许这才是作者构思这篇小说的真正目的所在。容许男人有柔和、宽厚,韧性的女性特质,容许女人有刚毅、果敢、强大的男性特质,共同生活在这美好的世界中,不是作者的期待吗?不是所有男人和女人的期待吗?
另外,跟作者同样是医生这个职业有关系的医学语言的运用,也赋予了作品与众不同的韵味。当然,说了半天,终是无法穷尽赛阿达维这部小说的所有特点,读者们自然有自己的见解。同时,也同样无法表达我对小说的所有崇敬之情,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