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吕苏霞的剪纸作品《我的中国梦》荣获“美丽中国梦——中国剪纸艺术精品江苏邀请展”铜奖。以牡丹、鲤鱼、荷花、粮仓等为元素,表达国富民强、人民生活安康的深刻寓意,充满传统文化气息。既反映了传统的风土人情及当代生活,也讴歌了祖国的巨变。
吕苏霞,沭阳县北丁集乡退休小学教师,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创作剪纸作品超500幅,多次荣获全国性大奖,曾获第四届全国书法美术大奖赛金奖,第二届“義之杯”全国诗书画家邀请赛一等奖等;《梅花图》、《喜上眉梢》等作品曾在人民大会堂展出。
晚报让更多人知道了她,鼓励给了她创作的勇气
谈及自己的剪纸生涯,吕苏霞打趣地说,自己算是“一剪成名”。2006年开学时,在和校领导沟通后,自己在学校办了一个剪纸兴趣班。作品会代表学校参赛,在比赛中获个奖,也没觉得是什么“稀罕事”。宿迁晚报的记者杨芹在了解情况之后,特地赶来采访报道,报道的文章中给予了作品较高评价。随之在社会上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许多人知道了自己会剪纸。对于引起的关注度,吕苏霞虽然有些惊讶,但是在某种意义上给予了自己鼓励,同时给了她创作的勇气。
“这剪纸的手艺算是祖传下来的,从小我就看着妈妈给别人绣花鞋、花枕和肚兜,还经常在别人家有喜事的时候,剪些窗花、顶棚花和门匾幅。耳濡目染,我也就会了。也因为这个,在参加工作之后,我不仅担任主课的老师,还兼任了美术老师。”吕苏霞介绍道。
“2004年,我的身体不太好,2005年就在家休息了一年。一闲下来,我就摸起彩纸和剪刀,方的、圆的、菱形的,一个作品剪出好几种样式。等休假回校,我就主动和校长提出办个剪纸兴趣班,培养孩子们学这门手艺。”对于培育下一代,吕苏霞很有想法。
她曾以为剪纸只是一门小手艺 可清华的教授告诉她这是国宝
“这是鲤鱼跃龙门,这是石榴仙子,这是飞来如意,这是平安是福……”采访中,吕苏霞一一向记者介绍起了自己的作品。每一个作品,都是她在一番构思之余,一笔一画、一刀一剪创作出来的。少则一两个星期,多则数月,作品倾注了她大量的时间和心血。
吕老师说,自己多次以非遗项目传承人的身份参加省级文化艺术产业的交易会,也曾到清华大学参加研讨会。在研讨会中,她觉得和这些专家在一起,自己有些不好意思,认为剪纸是自己在农村中学会的一门小手艺。可清华大学的韩教授却语重心长地告诉她:“也许是因为你身边的人没有发现你的手艺有多重要,可是,我要告诉你,你的手艺是国宝,需要好好保护和传承下去才行啊!”面对着韩教授的一番赞扬,吕苏霞信心倍增。
“去年我就退休了,在家里帮着儿子带小孩。但只要有时间,我就创作,是爱好也是责任吧。现在正忙着构思下一个作品《白蛇传》呢。”吕苏霞说。